现代快报
2024-06-20 13:23发布于江苏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近日,一段北京女子开使馆车堵路称有“外交豁免权”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显示,女子将车辆停靠在机动车道上,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经人提醒后,女子不仅不挪车,反而公然辱骂,质问对方“你懂什么叫使馆车吗”“你懂什么叫外交豁免权吗”。后方被堵司机只能报警。此事在网上不断发酵,女子身份也被曝光。6月19日,身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的当事女子余某,就不当言行发布道歉视频。“@平安北京 ”发布情况通报,认定余某及其丈夫徐某某存在“交通违法”情况和“违规饲养犬只”的违法行为,已依法作出相应处罚和处理,此外余某还“存在治安违法行为,属地公安机关已立为行政案件开展工作”。北京警方的通报,不仅披露了事件中更多细节,还对余某涉及的违法行为及时处理,赢得了网友点赞。当事人余某发视频道歉,也是一种认错姿态。不过,这份视频道歉被指诚意和“成色”不足,缺乏对违法行为的自省。余某的行为,不仅仅对所在国际组织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和公众正常出行带来了影响。 鉴于余某的身份,有网友提到一点,余某夫妇用公车带着家人和宠物出行,涉嫌公车私用。可见,余某的错误,涉及多重违法违规。对于余某依法严肃处理,不能“豁免”。余某在道路违停后的嚣张言行,被很多网友解读为“特权思想”作祟。不可否认,权力带来的优越感和任性充斥着余某的血液。不过,余某的叫嚣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外交豁免权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享有的特定权利和优待,以保证其能够正常执行职务。因此,在我国境内可享受外交豁免权的通常指的是外国驻我国使馆外交人员,且外交豁免权,也仅仅是指某些方面享受豁免权,且需经过特定的外交程序,不是任何违法行为都不用追责。即使是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交官,也不能无视所在国法律法规。更何况,外交使馆车辆,同样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可见,余某的嚣张并不是自身权力膨胀,而是拉虎皮扯大旗,纯属唬人。自然,身为国际组织秘书长,这样的“德行”更是要不得。北京警方对余某违法行为的依法处理和展开工作,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是对法律威严的有力维护。同时也是在提醒,只要违法了就应依法追究责任,任何人都不能“豁免”。鉴于余某的言行和多重违法行为,不少网友认为道歉是远远不够的, 其已不适合继续履职。余某是否会受到所在的国际组织进一步处理,最终会为自己的违法和嚣张承担多大的代价,值得公众拭目以待。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曹玉兵查看原图 6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