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卓携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中医药插上“数字羽翼”
发布日期:2024-12-06 18:05:17来源:中国台湾网指数:7084℃

近期,“中医数字诊室CMS系统”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正式上线,该系统由华卓科技领衔研发,结合AI与智能硬件,深度融合院内HIS与中医EMR,致力于建立高质量中医药数据要素,实现“临床、科研、新药研发、带教、专病大模型训练”五位一体的数智中医全链服务。

政策加持

“数智中医药”腾飞

今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条具体举措,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药全行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数据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中医药实践,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浙江中医药数智化发展一直走在前列。“中医处方一件事”更是浙江中医药数智化改革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据资料介绍,自2022年6月起,浙江省全面启动“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以中医处方为核心,率先打造中医数字化标准体系,迭代升级数字创新场景应用,扩大智能化服务辐射范围,推动实现中医药“智医、智药、智研、智治”。

AI+物联网助力

打造中医数字诊室业务闭环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成立于1960年。2003年成建制划转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现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设有主院区(潮王院区)和新院区(申花院区,在建),主院区核定床位1200张。已累计多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A级,排名位居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前十强。

走进浙江省新华医院的数字中医诊室,在「候诊区」,患者通过与AI预诊小助手对话,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将患者的体格、症状信息采集齐备,并上传至CMS系统;同时还有健康宣教机器人的陪伴,提供丰富的中医保健养生科普内容。

来到「预诊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智能化设备,包含开展“望闻问切”的四诊仪、热成像仪,还有集检测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础指标于一体的智慧健康驿站等,这些设备数据将初步生成中医电子病历,并基于“浙江处方一件事”改革进行标准化,自动同步至CMS系统,实现主观症状规范化、客观体征可量化。

进入「看诊区」,专家可直接通过CMS系统导入病历,不仅能快捷知晓此次病情状况,同时还可以追溯患者历史数据,复现历次就诊采集的舌象、脉象信息,在中医CDSS的辅助决策支持下,实现智能辩证、辅助开方。

即便患者走出了诊室,CMS系统也会根据预设的健康宣教计划,自动将宣教信息推送到患者微信或短信端,并提供AI智能随访,随访周期、内容均可按需配置,患者后续情况及时反馈至电子病历复诊模块,真正实现了诊前、诊中、诊后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中医数字化管理。

在2024年数字中医药推进现场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卫健部门的代表,体验了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数字诊间”的智能化设备、CMS系统,对医院数字中医药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浙江省新华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关昊表示,中医药数智化升级势在必行,未来医院将在“中医数字诊室CMS系统”基础上,建立一套中医数字诊室建设和数据采集标准,形成一套高质量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库,进一步探索中医临床科研标准化应用、中医专家经验数字化再现等场景的建设,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惠及更多医护人员与患者。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台湾网,原标题《华卓携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中医药插上“数字羽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北京在线 版权所有 © 2023 M.BeiJingol.CN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6008577号

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Service@RuanWenDaShi.COM